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史话 >拼接化石“古盗鸟”之谜有新解

拼接化石“古盗鸟”之谜有新解
来源: 查字典生物网| 2013-01-17 发表| 教学分类:生物史话

学习园地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论文证实,曾经被误认为是恐龙和鸟类缺失环节的“古盗鸟”实际上是由属于驰龙类的小盗龙的尾巴与一个几乎完整的燕鸟的骨架拼接而成。


本报北京11月25日讯(记者马晓岚)我国古鸟类学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周忠和、张福成和美国学者朱莉娅·克拉克在11月2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古盗鸟的另一半》的论文,对其鸟类部分进行了研究,认为它属于已经发表的一种十分进步的食鱼鸟类——马氏燕鸟。他们证实,曾经被误认为是恐龙和鸟类缺失环节的“古盗鸟”实际上是由属于驰龙类的小盗龙的尾巴与一个几乎完整的燕鸟的骨架拼接而成的。至此,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影响的拼接化石“古盗鸟”之谜基本被解开。


“古盗鸟”是一件从我国走私到美国的化石标本。199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被这一中国农民人为制造的“新物种”所欺骗,不惜篇幅,宣称发现了一种特征介于恐龙和鸟类之间的新类型,由此引起轩然大波。2000年,我国学者徐星、周忠和、汪筱林等在《自然》发表了有关小盗龙的文章,并发现“古盗鸟”的尾巴就是小盗龙正型标本的副模。由于小盗龙身体的其它部分和“古盗鸟”身体的其它部分完全不同,因此确认“古盗鸟”肯定是人为拼接的化石。至此,“古盗鸟”之争告一段落,然而,对于用来拼接“古盗鸟”的鸟类化石的真相一直没有解开。2000年,随着“古盗鸟”被顺利归还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家们便开始了对它的进一步研究。


马氏燕鸟是周忠和、张福成2001年在我国《科学通报》上发表的一种进步的鸟类。他们当时推测这种鸟类可能是食鱼类的,但没有直接的证据。在这一期的《自然》文章里,他们还报道了一件新的燕鸟标本,发现胃中保存了鱼类的残骸,从而证实了以前的推测。


2001年,美国学者蒂姆·罗等人曾经在《自然》上发表文章,利用CT分析推断,“古盗鸟”可能由2至5件标本拼接而成。然而,根据周忠和等人的文章,组成“古盗鸟”主体部分的鸟类很可能来自同一个燕鸟的个体。换句话说,最新的研究推断,“古盗鸟”可能是农民用一件十分进步的食鱼鸟类的骨架,再加上一个爬树驰龙的尾巴人为制造而成的。


有专家指出,“古盗鸟”事件本身是一件悲剧,也是一个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学教训。但不可否认的是,组成“古盗鸟”的恐龙和鸟类化石本身却又具有各自重要的科学价值。

【拼接化石“古盗鸟”之谜有新解】相关文章:

《分子细胞》:双链DNA同源重组与修复研究

埃克尔斯,J.C.

缺钙会引起哪些疾病?

黑猩猩的记忆力

制药之道——RNA干扰技术

甲基化为脑细胞分工

专家预测睡觉前体温下降5℃寿命可延长50%

拉蒙·伊·卡哈尔,S.

专家破译金丝猴部分语言 Gugu表示准备攻击

中国生理学家冯德培

最新生物学习园地
热门生物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