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生物博览 >提高互动质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课堂互动质疑是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既能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等,又能促进学生探求知识,师生携手共登知识殿堂;既是教的技巧,又是学的升华。有效的问题设计是实现课堂有效质疑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质疑才是有效的。关键是教师如何质疑,如何引导学生质疑?
1精心设计问题,这是课堂交流的关键
课堂互动质疑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直接影响课堂交流的效果,教师备课时要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准备,精心设计。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课堂提问应把握好“度”
“度”即提出的问题应当难易适中。教师首先应该深钻教材,研究学情,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问、发问。所提问题不宜太简单,诸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样一些学生不用思索的问题,看似课堂交流气氛活跃,实则不仅学生不感兴趣,没有教学实效,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得不偿失。提出的问题不宜太难,那样只能将学生的思维堵住,造成“启而不发”,全班鸦雀无声,致使交流无法进行。这样既浪费了教学时间,又没有教学实效,还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实在是教学败笔。问题难度应适中,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得到知识的果实”。例如,在学习了“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他们都有一个白化病的弟弟,预计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多少?”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去探讨,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根据这类型题的解法尝试分析解决,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后,有少数几个学习小组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教师可让学生代表讲解解题思路,同组的作补充。在教师点拨下,其他学生也很快完成了任务。教师及时给出肯定性的评价,学生的兴趣高涨,尤其成功的那些学生,明显有一种自豪感,成就感。
1.2要把握问题的“准”
所谓“准”即“准确性”,要求教师抓住要领,语言简明通俗,让学生一听便知所问何意,能够迅速思考,准确回答。教师的提问切不可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甚至与所学内容不着边际,学生必定不得要领,答非所问。这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立意明确,严谨规范,富有逻辑性。在引导学生理解水螅刺细胞在捕食中的作用时,这样提问:“水螅为什么能捕食活动的水蚤?”结果学生分别答出:有触手、有刺细胞、有神经网……若从诱导学生的发散思维看,这个提问具有一定作用。但教师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刺细胞的作用,由于问题的语言不严谨、指代不清,语言模棱两可缺乏科学性,因此,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后来的教学中,笔者将问题的范围缩小了些,目的指代更明确了些,提出:“水螅触手上有什么特殊细胞在其捕食中起重要作用?刺细胞怎样进行捕食?……”这样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问题的用语要做到有科学、准确性,教师除了应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深钻教材,在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才能使问题“准”。
问题的“准”还指教师提问要具体、要小,切不可泛泛而问,会使学生难以把握问题的中心。例如“谈谈你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这个问题太宽泛,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因为光合作用要从概念、场所、过程、实质、意义、应用等多个角度去理解。
1.3要把握问题的“量”
一节课往往涉及很多知识点,而不能就每一知识点都设计问题,那样不但不能突出教学重点或难点,而且占用大量教学时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低下。因此,课堂提问的数量要适度,一方面要抓住知识的关键和本质,能用—个问题解决的就不用两个,能直切主题的就不必绕弯子;另一方面,提问的时机要恰当,要问在关键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提问,切忌“满堂灌”的提问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能驾驭教材,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
2适时提出问题。交流点拨。是课堂交流的中心环节
真正的知识获得、能力培养是学生自己感知、识记、理解、内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问题提出的时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适时恰当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有效的课堂交流延伸长度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交流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兴趣是相当重要。关键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进行交流中,教师适时有效质疑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时,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同时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列表比较二者的关系。在学完细胞的有丝分裂,师生总结出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后,教师可做这样的引导:“有丝分裂产生的是体细胞,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和亲代体细胞的相同,那精于和卵细胞是否也由有丝分裂产生?”学生思考,教师提问:“假设由有丝分裂产生,受精卵和子代的染色体数目将会怎样?”有学生立即答出:“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亲代体细胞的相同,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是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二倍,这样的受精卵能否发育成正常子代?”教师带头暴以热烈的掌声,马上有学生答出“能发育”,有学生反对“不能,自然界就不存在含有46对染色体的人”。太精彩了,教室里掌声雷动。教师乘势引导:“问题出在哪里?”有学生说道:“精子和卵细胞不是由有丝分裂产生。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和亲代体细胞的应该相同,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教师:“太棒了,这种分裂方式是减数分裂。什么是减数分裂?过程怎样?它和有丝分裂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课后做好预习,我们下一节课再来讨论,看谁给大家的贡献最大。”
【提高互动质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相关文章:
与“提高互动质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