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资讯 >遗传发育所在小麦远缘杂交及染色体工程研究中取得进展

遗传发育所在小麦远缘杂交及染色体工程研究中取得进展
来源: 查字典生物网| 2016-05-09 发表| 教学分类:生物资讯

学习园地

小麦及其远缘杂交过程着丝粒变异导致新的稳定染色体产生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两位著名的小麦遗传学家MosheFeldman和ErnestR.Sears曾提出“未来的谷物改良寄希望于野生基因资源的利用”。小麦育种的最大瓶颈是缺乏新的、可用的遗传资源。为了拓宽与改良小麦遗传资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方普研究组一直致力于小麦与野生近缘种的杂交工作,利用长穗偃麦草和中间偃麦草育成高抗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的六倍体小偃麦(Guoetal.2015.JGG)。为了解决小麦生产的赤霉病问题,该研究组一直进行小麦-偃麦草易位系的研究工作。根据易位系染色体的着丝粒结构研究结果,试图回答重复序列是否可以用于小麦育种工作。在完成上述目标的同时,该研究组对小麦及远缘杂交后代的染色体变异机制、易位系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着丝粒的错分裂可以形成新的易位系,全世界广泛应用的1B/1R易位系(70%左右的小麦品种含有这条易位染色体)是融合着丝粒,一半来自黑麦着丝粒,一半来自小麦着丝粒,黑麦着丝粒的特异反转座子是高效表达的。

最近,韩方普研究组利用小麦双端体系统研究着丝粒变异情况,发现4DS的着丝粒完全丢失CRW信号。以CENH3抗体的ChIP-seq分析并结合斑点杂交验证与分析新的基因组序列是否参与新着丝粒的形成,CENH3核小体在大约994kb的基因组序列上重新形成新的功能着丝粒。在其它双端体材料出现不同程度的着丝粒反转座子信号减弱的现象。对条锈病免疫的小麦-中间偃麦草附加系TAI-14及硬粒小麦-长穗草附加系均发现新着丝粒形成,着丝粒错分裂导致原来着丝粒丢失而在染色体臂上的某些部位形成新的着丝粒。外源染色体在小麦背景下可以发生着丝粒扩增及不对称重组而产生稳定遗传的双着丝粒区和三着丝粒区。黑麦的反转座子在小麦背景下发生新的变异,着丝粒特异反转座子激活转移到染色体臂但没有形成新的着丝粒。初步结果见下图。

部分结果于4月25日在PLOSGenetics上在线发表。韩方普研究组的郭翔、苏汉东和石庆华为共同第一作者,韩方普为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基金委和科技部的支持。

【遗传发育所在小麦远缘杂交及染色体工程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文章:

美用干细胞制造出血小板 可修复实验鼠受损组织

英研究称勤刷牙有助预防心脏病

"定做婴儿"性别肤色任你选

国产人用禽流感疫苗完成临床试验

科学家研制由大脑意识控制的汽车驾驶装置

百岁谈家桢

恐龙时代最致命七大物种

剑桥研究人员新发现:罕见基因变异可明显"塑身"

PNAS:新发现参与人体代谢的肠道细菌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重要的结论性语句

最新生物学习园地
热门生物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