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生物博览 >达氏鲟

达氏鲟
来源: 查字典生物网| 2015-07-20 发表| 教学分类:生物博览

生物博览

俗称:沙腊子、小腊子、鲟鱼、鳇鱼。

英文名:Riversturgeon,Dabry’ssturgeon。

分类地位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辐鳍鱼纲

目:鲟形目

科:鲟科

属:鲟属

种:达氏鲟

外形特征

体长呈梭形。头呈楔形,背面粗糙。吻较短,前端尖细。口下位,横裂,唇具小乳突。吻腹面具须2对。眼小(较中华鲟相对为大)。鼻孔、鳃孔均大。鳃盖膜与鳃峡相连。左右鳃孔分离。体被5行骨板状硬鳞,鳞间表皮粗糙。尾歪形。外形与中华鲟相似,但成鱼体长较短,体重较轻。鳃耙呈三角形薄片状,33-54枚。体背及侧面青灰色。腹面灰白色。鳍青灰色,边缘白色。

分布地区

达氏鲟是一种淡水定居性鱼类。常在江河中下层活动,在长江的湖北长沙市以上至金沙江下游较习见,亦进入大型湖泊。尤喜栖息于流速较缓、富腐植质和底栖生物的沙质底或卵石碛坝的河湾或深沱中。

分布于中国的长江干支流及沿江大型湖泊。

生存习性

生长速度较快。生殖群体雄性4-7龄、雌性5-8龄达性成熟,一般体长0.8-1.0米,体重5-10公斤。产卵季节在10-11月,少数延至12月。性成熟个体在繁殖季节上溯至上游、江河主河道产卵,卵为沉性和粘着性。卵粘着在产卵场的石砾滩底发育。食性以底栖无脊椎动为主,也食水生植物、藻类和腐植质等。幼鱼以水生寡毛类、蜻蜓幼虫、双翅目幼虫、摇蚊幼虫和小鱼等为食;较大幼鱼和成鱼以腐植质和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产卵期一般停食。

种群现状

产于长江上游的大型经济鱼类,天然产量不大,而在产区的渔业中尚占有一定位置。近二十年来,数量大减,处于濒危状态。目前已受到长江上游各省的重视,与中华鲟同样受到有效保护。

保护级别

易危。中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

【达氏鲟】相关文章:

云南罗平捕到巨蛾(图)

UFO专家猜测外星生命操纵怪异云彩诱拐人类

科学家想象外星人模样 独脚仙或丑八怪(图)

如何认识美人鱼

渔船遭遇530斤大怪鱼 20多人合力才捞出(图)

合肥一珍稀黄金蟒产卵

研究称菠菜和花椰菜或有助强化骨骼

菲律宾海域发现最幼小鲸鲨 身长仅及人类前臂

海星浑身都是“监视器”

长相骇人怪鱼亮相悉尼水族馆(图)

最新生物
热门生物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