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学习园地>生物资讯

资源分类
生物知识大全
生物学习方法
生物学家
生物实验常识
重点难点
生物科技动态
生物资讯
生物史话
生物试题
暑假作业
寒假作业
同步练习
病原体对女性比较“宽容”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2月14日发表的一项演化学研究显示,某些病原体已“修炼”出对女性造成的疾病严重程度和致死率低于男性的特性,而其对女性更“宽容”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女性免疫反应强。人们此前已发现,特定病原体致疾病在女性和男性身上的严重程度大有不同。但医学界一直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女性的免疫反应更强。不过此次,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哈洛唯学院科学家弗朗西斯科·乌比达与文森特·詹森提出了全新解...[阅读全文]

2016-12-23

俄瑞科学家共同研制治疗瘫痪新方法
俄罗斯和瑞士的科学家最近借助微芯片对脊髓进行电刺激,以实现恢复瘫痪病人的运动能力。脊髓受损会导致四肢部分或者全部的瘫痪,科学家们试图通过不同的方法治疗这种伤害,但研究人员大多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干细胞导入恢复受损脊髓神经的方向上,借助于电子器件的方法仅被少数研究人员关注。俄罗斯研究小组通过实验发现,即使在最严重的脊髓受损情况下,电刺激以及专门订制的“外骨骼”都将有能力恢复患者的行动能力。为此,研究人员...[阅读全文]

2016-12-23

玉米籽粒发育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分子生物学创新小组在玉米籽粒发育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突破,阐明了UBL1基因在玉米发育中的关键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世界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基因层面上研究玉米籽粒发育,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其发育的分子机制,而且有可能为玉米分子改良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基因表达调控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调控过程主要有转录...[阅读全文]

2016-12-23

让器官“种”在芯片上
“未来,人体器官芯片或许能够取代我们的动物实验,成为一种颇具前景的研究手段。”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对人体器官芯片这一全新领域掩饰不住自己的热情,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随着日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微流控芯片研究组利用器官芯片技术,成功构建出动态三维高通量血脑屏障模型,人体器官芯片的概念应该被人们所认知了。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一种新药,首先要通过动物实验,之后进入临床试验,被证明...[阅读全文]

2016-12-22

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肠道细菌有望带来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案
来自俄勒冈大学的研究小组近期研究发现斑马鱼内脏中的蛋白质有促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在幼鱼阶段,这种蛋白质可以促进胰腺中的β细胞繁殖。由于β细胞可以产生胰岛素,进而控制血糖,因此这一发现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1型糖尿病患者就是由于β细胞缺失引起的,单单在美国就有150万人。研究的关键在于找出内脏细菌——科学家称其为微生物群,如何影响β细胞的发展。来自俄勒冈州大学的研究小组负责人称:“我们意识...[阅读全文]

2016-12-22

分析2017年沼气发电市场前景
       沼气作为一种新兴能源正被各个国家重视,但由于我国起步较晚,致使沼气发电技术相对落后,使沼气发电市场不规范,没有相应的较为完善的行业标准,也不利于其商业化开发和利用。当随着国家出席一系列生物质能发电政策,沼气发电作为其中的一份子,自然也受到了提振作用。沼气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厌氧消化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由于这种气体经常产生于沼泽地和池沼中,因此称为沼气。沼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中甲烷(C...[阅读全文]

2016-12-22

血检中DNA浓度可以检测出卵巢癌治疗进展
发表于《国家公共图书馆》医学杂志上的文章写道,血检中循环肿瘤DNA(ctDNA)水平与与卵巢癌的大小有关,可以预测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疾病发展阶段。CA-125蛋白质的血浓度是用来衡量浆液性卵巢癌(HGSOC)患者化疗效果的,然而在一两个化疗周期后,CA-125血浓度变化不够迅速,无法衡量化疗效果。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计算了携带TP53基因突变的ctDNA浓度,99%的HGSOC患者体内都可以...[阅读全文]

2016-12-22

人类干细胞培育出3D微型大脑
据最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借助人类干细胞培育出一个3D“微型大脑”,并发现其在结构和功能上比目前广泛使用的2D模型更为接近真正的大脑。新模型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大脑发育,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症或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美国索尔克研究所基因分析实验室主任约瑟夫·埃克教授说,将人脑细胞培育为微型3D器官是一项重大的突破。有了在结构上最为接近实际大脑的模型,科学家就能通过观察其遗传和表...[阅读全文]

2016-12-22

肠道微生物组有助于维持宿主代谢节律
昼夜节律系统在许多生物体中广泛存在。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在组成和功能上具有节律性振荡的特点。然而,尚不清楚微生物群和宿主之间昼夜节律是如何关联的。Thaiss等人在小鼠中发现肠道微生物的生物地理学和代谢活动昼夜节律的变化可以影响宿主肠道和肝脏的生理功能。为阐明肠道微生物昼夜性节律变化,作者对小鼠进行了研究。让小鼠暴露于黑暗中12个小时,然后暴露在光线中12个小时,循环多次。结果发现在结肠细...[阅读全文]

2016-12-22

调控肝脏脂肪化新基因被发现
安徽省合肥工业大学科研团队最近发现的调控肝脏脂肪化基因有助于认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理,有望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与饮酒、肝炎病毒等无关的因素所引起的肝脏中甘油三酯与脂肪酸的过度堆积,在我国普通人群中发病率超过20%。其发病率在肥胖、糖尿病等胰岛素抵抗人群中更是高达75%,且可由单纯性肝脏脂肪变性与脂肪性肝炎发展到肝纤维化和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阅读全文]

2016-12-22

生物园地推荐
01“基因工程”超经典的十六个问题。
02初中生物学习方法及解题方法大全
03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精选
042016级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试题
05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生物练习试卷及答案精选
06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中模拟试题精编
072016高一生物必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质量检测
08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09高一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10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