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高二生物上册期末试题

高二生物上册期末试题
来源: 查字典生物网| 2015-12-29 发表| 教学分类: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摘要】期中考试是一次阶段性的考试,是为了检验大家上半学期的学习成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生物期末试题,供大家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一分)

1、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B.种群是许多同种个体的代数和

C.种群具有单独的生物个体不具备的特征

D.种群是一个有机单元,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2、预测某地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A.人口数量 B.人口密度 C.性别比例 D.年龄组成

3、某草原上苍鹰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

A.总数量调查法 B.标志重捕法 C.样方法 D.无法估测

4、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各户牧民各养了1 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8群羊是 ( )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2个种群 D.8个种群

5、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口数量大幅度上升,造成这种种群密度过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性别比例 B.年龄组成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迁入率和迁出率

6、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后,该部位的电位表现为 ( )

A。外正内负 B.外负内正 C.内外均正 D.内外均负

7、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 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B的特征分别属于 ( )

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B.物种的个体、一个种群

C.种群、一条鲤鱼 D.种群、种群

8、我国海关对凡入境的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境外有害生物一旦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结果是

①有害生物在一定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天敌数量较多

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④很快被淘汰

A.(D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

A.一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 B.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数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 D.稳定型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

1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 ( )

A.氧气 B.尿素 C.纤维蛋白原 D.胃蛋白酶

11、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是 ( )

A.神经调节 B.神经一体液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

12、防止松毛虫常用的方法有招引灰喜鹊和释放松毛虫白僵病菌,灰喜鹊和松毛虫白僵病菌与松毛虫的关系依次是 ( )

A.竞争和互利共生 B.捕食和寄生

C.捕食和互利共生 D.寄生和捕食

13、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重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14、大多数生物在空间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温度、温度 D.光照、食物

15、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分化有利于 ( )

A.生存竞争 B.占据空间 C.资源利用 D.生物进化

16、在一个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老鼠、蛇、青蛙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

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 C.种群 D.食物网

17、演替过程中乔木层逐渐取代了灌木层,其主要原因是 ( )

A.乔木的繁殖能力较强 B.灌木的寿命较弱

C.灌木为低等植物 D.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陈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 B.包括细菌、真菌、病毒

C.营腐生生活 D.是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

19、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环节( )

A.生产者和非生命的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命成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20、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 )

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类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2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 ( )

A.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B.所具有的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C.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

D.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狼不可能获得兔子的全部能量

B.当狼捕食兔子并转化成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2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 )

A.带有全球性 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D.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

25、农民向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昆虫性引诱剂的目的是 ( )

A.杀死昆虫 B.延长昆虫的发育期

C.干扰昆虫间的正常交尾 D.干扰昆虫正常的新陈代谢

26、狼根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根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

A.生命活动必需依靠信息的传递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 系统的稳定

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27、评价一个国家环境质量的好坏,重要指标之一是人均占有多少

A.绿地面积 B.草原面积 C.森林面积 D.耕地面积

28、大量生活污水排入池塘后,发现有的鱼死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食物缺乏 B.氧的消耗低于氧的产生

C.氧消耗大于氧的产生 D.温度急剧上升

29、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是 ( )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允许林区人们砍伐,先富起来

C.实行有计划的合理砍伐 D.砍伐热带雨林,营造人工纯林

30、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

A氨基酸和核糖体 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C核苷酸和核糖体 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31、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 ( )

A.建立植物园和动物园 B.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养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和习惯

3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正确叙述是 ( )

A.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基因

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指对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禁止猎杀和采伐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下列哪种措施 ( )

A.从现在起,严禁砍伐森林

B.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生产

D.各国独立处理酸雨、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

3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反映生物多样性的 ( )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科学研究价值

35、一块面包上有一个霉菌,如果在其它条件都适宜的条件下,其数量变化在一天内最可能的是

A.J型曲线增长 B.s型曲线增长

C.J型或s型曲线增长 D.无规律增长

36、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作用是( )

A.碳酸盐;呼吸作用 B.C02: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C.含碳有机物;光合作用 D.C02:分解作用

37、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寒带地区有时对森林的残枝败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 )

A.消灭森林害虫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38、关于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B.突触可分为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

C.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跨过突触后膜进入下一个神经元使其兴奋

D.兴奋经过突触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39、胰岛素是由下列哪一种细胞分泌的 ( )

A.胰岛A细胞 B.胰岛B细胞 C.肝细胞 D.胰腺

40、聋哑人理解同伴的手语,下列哪一项最为关键 ( )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 D.躯体运动中枢

41、效应T细胞除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死亡外,还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 ( )

A.抗体 B.淋巴因子 C.溶菌酶 D.激素

4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过敏反应的特点 ( )

A.发作迅速 B.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消退较慢

43、为了使从南方运往各地的香蕉尽快成熟,以便尽早上市,可选用的措施是 ( )

A.将其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B.放在薄塑料袋中

C.与成熟的苹果共同存放 D.放在冷库中低温保存

44、在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中,生理作用最相似的是 ( )

A.赤霉素和生长素 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和脱落酸 D.生长素和乙烯

45、下列哪项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 )

A.植物的向光性 B. 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C.顶端优势 D.除草剂能除掉田间的双子叶植物

46、将红细胞放在0.9%的NaCL溶液中,会出现( )

A.吸水过多而破裂 B.失水过多而死亡 C.保持正常形态 D。皱缩

47、人体中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 )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液 D.淋巴

49、毛细血管所处的内环境是 ( )

A.组织液 B.血浆、组织液 C.淋巴、组织液 D.血浆

50、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单向的,一般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这最可能是由于

A.地心引力作用所致 B.载体蛋白的特点所致

C.能量多少有关 D.光照方向的影响

51.被钓上钩的鲤鱼往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留在钓钩上,从而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 到鲤鱼。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属于( )

A.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 C.竞争 D.互利共生

52.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53.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

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54.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衰退型和增长型B.增长型和衰退型

C.稳定型和衰退型D.稳定型和增长型

55.图示由5个物种(U、V、W、X、Y)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Z表示分解者,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V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共有7条食物链

C.占有营养级别最多的生物是Z

D.Y和U的关系只是捕食关系

56.下列现象是种群密度过大时将会引起的生态学反应,指出其中错误的一项

A.寄生虫增多 B.传染病易于流行 C.竞争加剧 D.繁殖率升高

57.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网眼大小以保护鱼苗,这将会使捕捞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无法判断

58、在一个水池中长期生长着藻类、水蚤、虾、鲫鱼、蚌等,这些生物可以看做是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物圈 D.生态环境

59、在下列四种措施中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 )

A.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减少寄生者的数量

B.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

60、在一个具有稳定性的生态系统中,有两种生物具有竞争关系,则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一种生物在竞争中得到保存,另一种在竞争中遭淘汰

B.两种生物和平共处,都得到保存

C.两种生物有各自相对稳定的种群数量

D.两种生物各自的种群相等并且相对稳定

二、填空题(40分)

61 如图是高等动物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1分)

(1)该结构名称为 ,是由 、 、 构成。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 来实现的。⑤只存在于 ,所含的化学物质称为递质。当兴奋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释放递质,引起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 产生 ,因此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 的。

(3)结构①与结构⑤ 的形成分别与细胞结构中的 (两种细胞器)有关。

62、(9分)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 ,猫头鹰属于 ,兔处于第营养级。

(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 。

(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 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4)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猫头鹰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 千克。

63(10分)右图表示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肉食动物是______________,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A生物与E生物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2)若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kJ,A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kJ,从理论上计算C储存的总能量最少为_______kJ。在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B生物种群的能量除了图中所示的分配外,其余能量的去向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种群生物量减少,E和D种群将如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食物链树昆虫食虫鸟的两个金字塔。其中左边为___________金字塔,右边为____________金字塔。两个金字塔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4(10分)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设计并制作的小生态瓶,瓶中有水藻、以水藻为食的小鱼、螺蛳、池泥、河水。都放在适宜的环境中。结果是甲同学的生态瓶(甲)中的水藻和小鱼很快就死了,而乙同学的生态瓶(乙)中的水藻和小鱼却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请问:

(1)两位同学制作的小生态瓶合理吗?为什么?(只考虑乙瓶)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小生态瓶必须从外界获得的能量是___________。

(3)小生态瓶中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非常脆弱,主要原因是

(4)一个比较稳定的小生态瓶,其所含能量最多的生物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中有分解者吗? ___________它存在于哪里? ___________

(6)欲证明生产者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应如何设计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生物试题答案

一、 1-5 BDBCC 5-10ABCAD 11-15DBDDC 16-20 ADCDB

21-25CDBDC 26-30BACCA 31-35CCCAA 36-40BCCBB

41-45BDCAC 46-50CABBB 51-55BBABA 56-60DABBC

二、

61(11分)(1) 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 2)突触 突触小体 树突 兴奋或抑制 单向

3)突触小泡 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62 (9分)(1)生产者 消费者 二 (2)草 光能(3)CO2 (或气体) 光合呼吸

4)5500

63 (1)C;B;竞争

(2)4.6一部分能量用于自身呼吸被消耗掉,一部分能量随着遗体、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

(3)先增加后减少,最终恢复动态平衡

(4)数量;能量;数量金字塔是用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来表示的;能量金字塔是把 植物、动物的干物质都换算成能量单位来表示的(2分)

64.( 1) 乙:不合理,瓶内未密封,瓶内未形成一个独立的小生态系统

(2)光能(或太阳能)

(3)动植物种类很少,营养结构非常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2分)

(4)水藻(或生产者、第一营养级)

(5)有分解者,它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6)欲证明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再设置一装置,其内不含水藻等植物,其余与改造后的乙相同,然后观察生态瓶内的动物(小鱼)存活时间

【总结】高二生物期末试题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大家要多做题,多总结,才能多进步。小编祝大家在查字典生物网学习愉快。

【高二生物上册期末试题】相关文章:

精选高二生物寒假作业答案2015

2014年高二生物寒假作业习题专练

高二生物上册期末模块检测试题(2)

高二生物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5高二生物上册期末试题

高二2015寒假生物作业第五章答案参考

高二生物寒假基础知识纠错训练

精选高二生物寒假作业试题精炼

高二生物上册期末模块训练试题(5)

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网友关注

江西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
江西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
江西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植物...
江西省河北少儿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三章第六节...
江西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八单元第三章第二节选择健康的...
江西省河北少儿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江西省河北少儿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江西省河北少儿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江西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单细...
江西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
江西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
江西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绿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八单元第二章用药与急救长江作...
江西省河北少儿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长江作业本答案
江西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
江西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
最新生物
热门生物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