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资讯 >上海巴斯德所揭示宿主因子调控HIV

2016年1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王建华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宿主因子调控HIV-1复制新机制。
HIV-1属于逆转录病毒,其感染细胞、完成复制周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病毒通过受体和辅助受体结合宿主靶细胞(主要是CD4+T细胞)、脱壳、逆转录合成双链cDNA进入细胞核然后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病毒基因的转录和剪切、病毒mRNA至细胞质的转运、病毒蛋白的翻译和病毒颗粒的包装、出芽和成熟等。HIV-1复制周期的每一个环节都高度依赖于宿主蛋白的表达。鉴定调控HIV-1复制的关键宿主蛋白有利于寻找抗病毒靶标。
课题组曾利用基因组学筛选了多种潜在调控HIV-1复制的宿主蛋白,其中Naf1(HIV-1Nef-associatedfactor1)是可在细胞核/质间穿梭的宿主因子。博士研究生任晓新等在研究员王建华的指导下,发现Naf1可促进HIV-1未剪切gagmRNA的出核;Naf1这一功能依赖于与另外一个宿主因子CRM1(Chromosomeregionmaintenance1)的相互作用,并且与Naf1在细胞核/质间穿梭特性相关。研究结果揭示宿主因子Naf1调控HIV-1复制机制,为抗病毒药物设计和基因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宿主靶点。
该研究得到来自中科院、国家基金委、科技部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及“973”等项目的资助。
【上海巴斯德所揭示宿主因子调控HIV】相关文章:
与“上海巴斯德所揭示宿主因子调控HIV”相关文章
人造子宫取得重大突破:「塑料袋」里培育出8只羊羔
美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红眼黄蜂
我学者找到艾滋病病毒“软肋”
开发新型抗生素,将从真菌下手
发现抗器官衰老的关键蛋白,人类能实现长生不老吗?
新发现!基因变异决定了人们对食物的偏爱吗?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将用基因技术首先在河南消灭聋哑盲傻
IBM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研究新进展,检测与分类准确性达 86%
用生物芯片检测传染病,分子诊断公司 Mobidiag 获得 399...
人类成为人工智能?马斯克公布Neuralink新计划
巴西科学家研发出可制造香水的转基因酵素
预警心脏病发作,人工智能胜过医生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