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2015学年高二(上)生物寒假作业

2015学年高二(上)生物寒假作业
来源: 查字典生物网| 2015-12-17 发表| 教学分类: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高二(上)生物寒假作业,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1-40每个1分41-50每个2分,共60分)

1.(1分)(2014秋?南陵县校级期中)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B的特征分别属于()

A. 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B. 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C. 种群;一条鲤鱼 D. 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2.(1分)(2014春?江汉区校级期末)如图是世界人口数量从公元纪年开始到2000年的变化曲线.在ab段世界人口的年龄组成特点是图中的(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人口数)()

A. B. C. D.

3.(1分)(2008?临沂一模)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问的变化呈现如图所示曲线.则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 衰退型和① B. 增长型和② C. 衰退型和③ D. 增长型和④

4.(1分)(2008?宁波三模)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 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 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5.(1分)(2011秋?平顶山期末)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只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 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6.(1分)(2012秋?隆回县期末)如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个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 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 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C. 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 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7.(1分)(2006?江苏)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如图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A. B. C. D.

8.(1分)(2013秋?高唐县校级月考)为了减小一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如图所示为引入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由图中曲线可知,蜘蛛和害虫之间呈现竞争关系 B. 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 C. 在Ⅱ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D. 在Ⅲ期间,两个种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9.(1分)(2014秋?太原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垂直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C. 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 D. 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

10.(1分)(2014秋?太原校级期末)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研究相关叙述有误的是()

A. 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 该实验调查的指标是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和数量丰富度 C. 样土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 D. 可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11.(1分)(2010?天津)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数/米2) 20 18 10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2000 900 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0 49.1 78.0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A. 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 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 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 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12.(1分)(2013秋?高唐县校级月考)下列关于生物群落演替的顶级阶段,正确的是()

A. 这个阶段在环境变化以前一直持续 B. 这个阶段不依赖天气 C. 这个阶段不断变化 D. 这个阶段只有结构

13.(1分)(2013?汕头校级模拟)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 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 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14.(1分)(2014秋?蜀山区校级月考)下列演替过程不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 裸岩上进行的演替 B. 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C. 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D. 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15.(1分)(2013秋?高唐县校级月考)如图是某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物种数量值的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A. 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物的生物量 B. 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C. A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 D. 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16.(1分)(2013秋?南岗区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B.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不发生更替 C. 发生在祼岩上的演替经过为:祼岩苔藓地衣灌木森林五个阶段 D.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17.(1分)(2009?广东)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 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 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 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18.(1分)(2012秋?江阴市期中)近十几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显著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 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C. 性别比例适当 D. 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19.(1分)(2013秋?宿迁期中)对某地区新引入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年份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第7年 增长速率 0.66 1.24 2.81 3.67 2.94 1.65 0.03

A. 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 种群数量呈曲线J型增长 C. 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D. 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20.(1分)(2014秋?文昌校级期末)下列关于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A. 一个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鲤鱼 B. 甲池塘中的鲫鱼种群数目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乙池塘 C. 一片森林中的物种数目多于一片草原,则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该草原 D. 不同的群落,物种的丰富度是定值

21.(1分)(2013秋?乳源县校级月考)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B. 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食物种类有关 C. 根据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在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中的光能 D. 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将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套种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

22.(1分)(2015春?重庆校级月考)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演替的开始是早期出现的生物逐渐改变了该地区的环境,而环境的改变不能够影响生物群落 B. 早期群落以物种多样性高、结构复杂等为特征 C. 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群落演替 D. 群落演替是自然发生的进程,人类不能够影响其顶极群落

23.(1分)(2013秋?红岗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取1m2 B. 标志重捕法不适用于蜈蚣 C. 对酵母菌计数时,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轻轻盖上盖玻片即可镜检 D. 可利用取样器采取土样调查鼠类数量

24.(1分)(2013秋?南部县校级期末)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编号 生态系统 采收对象 现有生物量 年增长率/% 年采收量 ① 马尾松林 马尾松 200000m3 2 1000m3 ② 淡水湖泊 鲫鱼 10000kg 35 3500kg ③ 山地 甘草 1000kg 20 300kg ④ 滩涂 沙蚕 10000kg 30 500kg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5.(1分)(2015?娄星区模拟)如图所示表示某种群年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种群一定生活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 B. 该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大于死亡率 C. 该种群一定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 D. 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26.(1分)(2013秋?高唐县校级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羊吃草属于捕食关系 B. 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而发生竞争关系 C. 水稻和稗草是寄生关系 D.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

27.(1分)(2013秋?高唐县校级月考)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A. 有效避免竞争 B. 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 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 以上都正确

28.(1分)(2013秋?荆州期末)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叫做林窗,这时候往往最先进入的是杨树、白桦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杨树、白桦在受破坏的空地上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 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林说明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C. 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竞争关系 D. 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29.(1分)(2013秋?甘肃期末)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0.(1分)(2009?江苏)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A. 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 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C. 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 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31.(1分)(2015春?福建月考)在棉花棉蚜食蚜蝇瓢虫麻雀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食蚜蝇要有5m2的生活空间才能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则一只鹰的生活空间至少是 ()

A. 5103m2 B. 5104m2 C. 53m2 D. 54m2

32.(1分)(2013?广东)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 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 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 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 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33.(1分)(2013秋?高唐县校级月考)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图,f为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若f表示的是CO2,则该图解表示生物圈的碳循环,且(a、b、c、d、e)f过程都是存在的 B. c的同化量越大,流向d和e的能量就越少 C. 图中的a生物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 D. 图中的b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34.(1分)(2014?昌乐县校级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 B. 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C. 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D. 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35.(1分)(2013?四川)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 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36.(1分)(2008?海南)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 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 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 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37.(1分)(2014?立山区校级模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A. 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为作物传粉 B. 向田间喷洒杀虫剂杀灭害虫 C. 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家禽的产蛋量 D. 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来驱赶鸟类

38.(1分)(2010?山东)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 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 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 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 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39.(1分)(2012秋?丰台区期末)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40.(1分)(2014春?南昌校级期中)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对其中①②③④含意表达错误的是()

A. ①代表生态系统的结构 B. ②代表生态系统的种类 C. ③代表食物链和食物网 D. ④代表信息传递

41.(2分)(2015春?福州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c、d、e B. 若C的食物中d占,假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要使C体重增加3kg,至少需要120kg C. 若通过人为管理增加某种生物的数量,则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 能够保证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的关键成分是b、e

42.(2分)(2006秋?泰安期末)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有误差的是()

A. 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 B. 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 C. A固定的能量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A固定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

43.(2分)(2005?青浦区一模)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 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 C. 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 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44.(2分)(2008秋?东台市期末)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 B. 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是行为信息 C.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种群繁衍同信息传递无关 D. 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5.(2分)(2014?威海一模)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A. 由于滥砍乱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B. 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 C. 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 D. 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

46.(2分)(2012?蚌埠二模)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选项 表示内容 甲 乙 丙 A 碳元素的流向 消费者 CO2库 生产者 B 内环境成分的关系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D 神经调节过程 高级中枢 低级中枢 效应器

A. A B. B C. C D. D

47.(2分)(2013秋?桥东区校级期末)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能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 蘑菇可参与丁过程 C.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值 D. 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

48.(2分)(2013秋?历下区校级期末)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 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 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 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 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49.(2分)(2014春?邢台县期末)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其中M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在图示④过程中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B. 从图中可以看出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C. 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可在生物群落中循环利用 D. 若M表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①过程的能量值为②与③过程对应的能量值之和

50.(2分)(2013?石家庄二模)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 B. 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两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 两种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该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51.(8分)(2013秋?井研县校级期中)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有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

(2)此农田中新迁入了一种食草昆虫,下图甲是与这种昆虫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说出种群在B点后死亡率明显增加的原因:(答两点).

(3)请根据图甲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将A、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

52.(8分)(2013秋?高唐县校级月考)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乙中某植食性昆虫属于图甲中(填字母)的一部分,图甲中成分d的生态作用主要是.

(2)图甲中,ba过程的碳流动形式是,dc的途径通过进行.

(3)图乙中t1所对应的种群数量约为,P点时该种群年龄组成类型是.

(4)假如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其抵抗力稳定性,原因是.

53.(12分)(2013?江苏)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cm.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

(2)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放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有利之处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在此期间,有利因素占据优势.

(3)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所有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关系.

(4)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的速率.

(5)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 (填序号).

①鸟 ②土壤质地 ③光照 ④水体肥力 ⑤稻田杂草.

54.(12分)(2012?山东)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图中曲线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方程式中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

【2015学年高二(上)生物寒假作业】相关文章:

2014年高二生物寒假作业附答案

2015高二生物寒假作业及答案

2013-2014学年高中高二生物寒假作业

2015高二生物寒假作业练习题

高二年级生物寒假作业布置

2014年高二生物寒假作业练习题

2014高二生物寒假作业答案

2014高二寒假作业生物练习题

2014年高二生物寒假作业精炼

2015学年高二生物寒假作业:11

最新生物
热门生物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