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试题 >高二生物下册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单元检测2016

高二生物下册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单元检测2016
来源: 查字典生物网| 2016-03-24 发表| 教学分类:生物试题

学习园地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小编准备了高二生物下册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单元检测,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毛霉

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

解析:参与果酒发酵的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线粒体;参与果醋发酵的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果酒制成后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同时要通入无菌空气,再制作果醋。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盐量。

答案:C

2.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

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氧气的参与

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

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

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

解析:醋酸菌是好氧菌,发酵需要氧气的参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时大量繁殖,无氧时发酵产生酒精。

答案:A

3.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瓶口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C.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D.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须添加酵母菌菌种

解析: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所需的酵母菌菌种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不需添加酵母菌菌种。

答案:D

4.用酵母菌酿酒的主要阶段为: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为()

解析:从接种后到密封前,由于通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当O2耗尽时,酵母菌不再繁殖.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5.(10分)下面是有关食醋和泡菜制作的实验。请回答:

(1)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

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糊精,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这一过程可用____________(填淀粉指示剂)来检测,因为该试剂遇淀粉呈蓝色,遇上述中间产物呈红色。

第二步:用__________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用____________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____________氧气。

(2)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____________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成________________色染料。进行样品测定时,还要取等量水进行同样的测定,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先水解成糊精,然后在淀粉酶、糖化淀粉酶的作用下最后水解成葡萄糖;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醋酸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将乙醇转化成醋酸。

(2)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是乳酸,在泡菜发酵过程中,杂菌可能产生乳酸、乙酸等;测定亚硝酸盐原理是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1苯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答案:(1)碘液(KII2溶液) 酵母 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使瓶内压力升高而可能引起爆裂 醋酸杆

需要消耗

(2)乳酸(或有机酸) (光电)比色 玫瑰红 作为对照

6.(10分)(2011淄博检测)某班同学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并制作果酒,其简要流程如下:

新鲜苹果清洗干净去掉果核榨汁机榨汁果汁从成品果酒中分离酵母菌――扩大培养固定化酵母菌细胞发酵果酒

(1)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发现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酵母菌应使用________培养基,固定化酵母细胞常采用________法,若想使这些酵母细胞能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________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想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

(4)发酵完成后,该班同学制作的果酒品质非常好,为方便后续年级使用,可将菌液______________保存。

(5)另一个班的同学用葡萄制做的果酒酒味醇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果酒带有明显的酸味,请分析出现酸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实验过程中,榨取的果汁浑浊,用果胶酶处理可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

(2)分离酵母菌应用选择培养基,固定化酵母细胞常采用包埋法,若想使这些酵母细胞能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无菌条件(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3)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故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若想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4)发酵完成后,该班同学制作的果酒品质非常好,为方便后续年级使用,可将菌液转移到甘油中,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这是常用的一种低温保存的方法。

(5)果酒保存时,如果密封不严,其他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将果酒转变成果酸,会使果酒带有明显的酸味。

答案:(1)用果胶酶处理 (2)选择 包埋 无菌条件(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3)重铬酸钾 稀释涂布平板 (4)转移到甘油中,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的冷冻箱中 (5)密封不严,其他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将果酒转变成果酸

7.(10分)某同学尝试在适宜的条件下制作果酒和果醋,发酵装置如下图中甲图所示,在消毒后的锥形瓶中装入新鲜的葡萄汁后封闭通气口,进行自然发酵。发酵初期温度控制在18~25℃,可见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中期可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杆菌,适当升高温度到30~35℃,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发酵开始时封闭通气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种醋酸杆菌,适当升高温度到30~35℃并通气,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生产中可通过重离子束辐照啤酒酵母获得呼吸缺陷型酵母菌菌种来提高果酒的产量。

①经过重离子束辐照后的酵母菌可以接种到TTC(一种显色剂)培养基中快速筛选,在此培养基中呼吸正常的酵母菌菌落呈红色,呼吸缺陷型酵母菌菌落呈白色,选育此菌种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内的丙酮酸可大量转化为酒精,说明其细胞代谢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阻断。因此在啤酒工业生产中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

(5)小麦脱粒以后还有大量的麦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但是酵母菌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________。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因此发酵开始要封闭通气口造成无氧环境,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且为严格的好氧性细菌。在发酵过程中不断产生二氧化碳,最后产生醋酸,pH不断降低,如②曲线。重离子束辐照的酵母菌出现呼吸缺陷型是诱变育种。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内的丙酮酸可大量转化为酒精,说明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被阻断。酵母菌无法直接利用纤维素是因为细胞内缺乏分解纤维素的酶。

答案:(1)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2)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且为好氧性细菌 (3)② (4)①诱变育种(人工诱变) ②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 (5)缺乏纤维素酶 方法一:在酵母菌中转入纤维素酶基因 方法二:利用酶或微生物分解麦秆 方法三: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分解麦秆 方法四:将酵母菌与其他能分解麦秆的微生物混合发酵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下册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单元检测,希望大家喜欢。

【高二生物下册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单元检测2016】相关文章:

美研究发现抗多种流感病毒人单克隆抗体

高二生物复习方法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知识点归纳

新编高中生物教材应体现能力培养结构

高中生物基本的学习方法

高中生物DNA双螺旋结构记忆口诀

高考生物复习方法

未来生物燃料电池或使用混合燃料

高中生物图表题的类型和解法

高中生物生物圈的稳态知识点归纳

网友关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
人教版生物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阶段检测卷(一)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生物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输血与血型答案
人教版生物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四节激素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测试卷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生物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阶段检测卷(四)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
人教版生物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阶段检测卷(二)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生物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流血的管道—血管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人教版生物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测试答案
人教版生物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人教版生物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青春期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课时练答...
最新生物学习园地
热门生物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