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生物教学 >教学论文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的管理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的管理
来源: 查字典生物网| 2016-04-25 发表|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

1生物性职业暴露及防护

1.1实施标准预防

为防止运输过程可能发生的泄露,所有标本均须使用具有安全盖的结构优良的容器。来自于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标本均被认为具有传染性。工作人员有以下情况应佩戴手套:处于可能接触到可能具有传染性的物质、病人的皮肤黏膜﹑工作人员有皮肤破损、处理污染物品的情况下;若处于可能出现血液或体液喷溅环境中,则应使用面部防护装备。实验室入口必须贴有生物安全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非实验室工作人员禁止入内。有被污染可能的设备在进行维修前,无论其是否离开实验室,均应先进行清洁和消毒;无法彻底消毒的设备必须贴上生物安全危害标签。

1.2气溶胶

实验室工作众多环节均可产生微生物气溶胶,播散而污染实验室空气,造成生物危害。通过对近10年的实验室感染病例分析,通过吸入和摄入感染是实验室工作人员主要感染途径,分别为31.3%和32.5%[9-10]。为防止气溶胶伤害,实验室仪器应合理摆放,任何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气溶胶的仪器均应严格摆放于适合气流外派的实验台上,工作区亦应使用吸收性强的纸张覆盖,随时吸收产生的气溶胶。

2化学性职业暴露及防护

具有强酸、强碱、强腐蚀性的化学消毒剂、化学试剂和各种添加剂、染色剂、酸碱剂等,均可对长期暴露与其中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产生不同程度皮肤损害;含氯消毒剂因其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长期暴露其中不仅可引起过敏性咽炎、职业性哮喘等,也可使细胞突变,具有致畸、致癌的隐患。为尽量减少化学性职业暴露,消毒剂的放置和使用都要远离人群;物理消毒为首选,如无必要尽量减少化学消毒剂的使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使用自身防护用品,消毒液浸泡使用时各要加盖。

3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3.1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编制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生物安全的操作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核心。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适宜科室的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完成SOP文件的编制,严格执行SOP,以便在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最大限度地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3.2规范工作人员手卫生

定期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并进行考核;在水池上方张贴“六步洗手法”示范图。

3.3建立体检档案及接种疫苗实验室人员上岗前均需进行体检,体检指标包括常规项目和与即将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从而掌握既往传染病史及阳性检测结果,进行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每年应体检1次,制定健康监护档案,为暴露后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3.4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实验室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要规范处置,根据类别置于符合规定的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各类型废弃物不得混合放置。已检验的标本和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必须先按照感染性废物收集,经消毒、灭菌或相应措施处理后才可弃去或焚烧;锐器使用后都应放入加盖且不易刺破的容器内,同时附上明显﹑清晰的标签;废弃物收集后一般不得重新取出;废弃物的收集﹑运送﹑处置均需有专人负责,并做好登记。

3.5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实验室台面材料应耐酸﹑耐碱,且易清洁消毒。每日均需对实验室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保洁消毒处理,实验室台面用0.2%过氧乙酸消毒液清洁,紫外灯照

射1h。来自病人的血清、体液微生物培养物等倾覆所致的污染需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各类表面可先用75%乙醇擦拭,然后采用腐蚀性较低的中性戊二醛、2%过氧化氢擦拭消毒,但仪器污染应考虑消毒方法对各类仪器的损伤和对检测项目的影响,选取最佳方案;衣物等可先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min,而后冲洗干净;一次性的试管、玻璃器皿可采用煮沸加以消毒;微生物还可用紫外灯进行杀菌[11]。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的管理】相关文章:

短时间学好生物的方法

关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内容梳理

高一生物:微生物的营养

反思生物课的导入技能

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

植物的生殖导学案

在生物实验中提高学生能力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让学生主动获取生物知识的反思

最新生物教学
热门生物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