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生物教学 >教学论文 >在生物课堂中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

在生物课堂中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
来源: 查字典生物网| 2013-01-16 发表|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

飞天扬沙,洪水泛滥,海啸地震,人们流离失所,瘟疫铺天盖地,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一组组惨不忍睹的数字,大自然在愤怒,地球在哭泣,物种在灭绝,生命在颤抖,可怜的人类啊,地球因为有了你,才如此美丽,也正因为有了你,才变得满目苍夷。 美丽的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然而地球在遭到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在面临威胁,保护环境,捍卫家园,已经克不容缓。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的基本职责。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 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

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物课又与环境知识紧密相联,因此中学生物课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中学生环境意识的重任。提高中学生的环境素质,以此带动全社会,提高整个国民的环境意识。

一、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载体作用”,“渗透作用”,将环境知识融入课堂内容中。 如在七年级下册书中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首先组织学生讨论废电池的危害(废电池里面含有重金属汞、银、镉在电池销蚀的过程中会随着雨水渗漏到土壤里,污染土壤,并随着土壤中水分的移动,进一步污染河流、湖泊和海洋,直至进入多种生物和人的体内。)然后分组提出问题,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检验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并用事实说服那些不以为然的人。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做一些调查问卷,在父母亲戚中进行调查,从而也发挥了这项活动的社会效应。

教师的作用还在于要将环境意识的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中。环境教育渗透主要内容:世界及我国动植物资源的状况,我国的环境状况,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有关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条文等。由于教材中并没有专门列项注明环境教育的内容要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把相应的环境内容渗透下去。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没有直接的环境知识,如何渗透,可联系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要有外界环境适宜,小小的种子才能萌发,这个环境要优良,不能污染,否则种子就算萌发也长不成参天大树或收获不了丰硕的果实,如此通过联想达到了渗透的要求。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根系牢牢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开花可美化环境。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结合环境污染、食物的污染、水源污染等进行教学,使学生懂得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又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讲究呼吸卫生,要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要养成不随地吐痰、不吸烟的良好习惯。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噪音对听觉的影响,禁止燃放烟花鞭炮、禁鸣机动车喇叭的意义。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通过了解我国动植物资源遭受破坏情况,了解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其危害,懂得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长期性,懂得从我做起,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这样在每一章节的备课中只要教师用心备课,用心点拨,都能起到耳濡目染,滴滴渗透的环境意识教育。

二、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开展广泛阅读活动,走出课堂,开拓视野,查寻资料,收集数据,然后形成资料库,再互相交流讨论,把课外的阅读和课堂的知识结合起来,分析比较解决实际中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如引导学生写一些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的小论文比赛,治理荒漠,如何减少氟里昂的释放等。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拓宽了知识范围,也带动了更多的学生的积极性,树立科学环保意识和从我做起的决心。 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培养环保意识。如结合七年级上册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这一调查报告的展开,让学生们了解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记录他们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在对生物进行归类的同时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再比如结合七年级上册科学、技术、社会中节水农业知识,了解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用水量情况,在你的家乡,人们是怎样进行农田灌溉的,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怎样,请同学们在课外做个调查并对改进灌溉方式提出建议。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比如一些环境保护的纪念日,三月十二日的“植树节”,首先结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提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

拿森林覆盖率来说,圭亚那是97%,芬兰是69%,日本是68%,美国是33%,而中国只有16.55%,大大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然后出示图片,录相看几组触目惊心的乱砍滥伐,洪水泛滥的镜头,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目前我国植被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植树造林从我做起已经刻不容缓。最后亲自带领一部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亲身感受还林与大自然的体验,回来开展一些展示活动,如一些图片,照片的展览和一些认识心得体会,开展一些竞赛辩论活动等,让更多的同学加强认识和进行以身作则的宣传。还有四月二十二日的“世界地球日”,五月三十一日的“世界无烟日”,六月五日的“世界环境日”等都可以开展一些类似的课外活动,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倡导每一个社会公民都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绿化祖国,还我山河一幅绿色美景。

三、加强生物科学与其它学科中有关环境知识的联系与渗透。 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与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在环境科学方面与化学和地理学科的联系更是密切,所以在相关知识方面可以进行互动合作。如在七年级下册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可结合化学知识介绍酸雨的性能,可提前渗透化学知识,酸碱度的概念,酸雨的形成。在正确的化学知识的引导下,模拟食醋和清水配制的酸雨,控制PH值。再进一步思考酸雨对生物的危害。

再如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结合化学知道了解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概念。 在生物圈和水资源的利用方面,生物与地理联系紧密,可结合地理知识渗透环境保护和环境意识,在相关学科知识的交汇贯通中促进知识的掌握和环境意识的熏陶。

四、结合环保,为绿色奥运出谋献策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在申奥过程中,北京市积极响应国际奥委会的号召,提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大主题。悉尼奥运会的真正成功之处,在于利用了能够减少由建筑材料及废物的循环利用所产生的垃圾。在场地及设施的建设中,产生的废物被分为不同的类别,然后把可利用的留下,可以再加工循环使用的拉走。悉尼的国际射击中心90%的建设木材都来自废物回收再利用。

主会场建设使用了22万立方米其余建筑拆除时留下的废料。整个悉尼奥运村的建设废物利用率达到94%,并且最终避免了77%的废物进入掩埋式垃圾处理场。 围绕专家提出“环保蚯蚓”处理垃圾的理论,探究蚯蚓搬运奥运村垃圾山的课题。北京全市每天要产生一万四千一百吨垃圾,其中城区八千一百吨。北京对付垃圾可谓代价高昂。

目前北京对付城市垃圾的主要方式是以卫生填埋为主,堆肥和综合处理为辅。但专家指出,以上几种方法,有的占地多,有的投资大,还有的对空气造成污染,都不十分理想。据介绍,蚯蚓可大量吞食垃圾中的有机物,如饭菜、纸张等,一个三口之家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几千条成年蚯蚓可将其全部“消耗”。蚯蚓吃垃圾时还会产生无味、无害、高效的多功能生物肥料,可用于花卉栽培及果蔬生产。在二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一百六十万条蚯蚓为奥运村的垃圾处理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利用蚯蚓处理垃圾的方式早已不鲜见。 先结合八年级上册课本了解有关蚯蚓的生活习性和改良土壤,处理垃圾的特点。然后分组设计方案。讨论并研究如何饲养专门吃垃圾的蚯蚓,怎样有计划分批地进行垃圾处理,垃圾处理后蚯蚓的安放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并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还可以就固体废物垃圾、污水处理、能源计划等方面展开讨论和设计方案。

总之,对中学生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战略任务,需要广大师生长期的努力和坚持,采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在生物课堂和生活中逐步渗透和加强环境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和成绩。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册。

2、田青编著"中小学环境教育概论",华夏出版社,2001。

3、林培英主编"环境教育",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4、《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2003。

【在生物课堂中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相关文章:

生物课复习的反思

生物复习课的教改尝试

高中生物课的教学反思

对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探究

反思生物课的导入技能

教会学生学习——让生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在生物教学中能力培养的一点反思

最新生物教学
热门生物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