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资讯 >研究发现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单个关键基因

研究发现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单个关键基因
来源: 查字典生物网| 2016-04-20 发表| 教学分类:生物资讯

学习园地

《自然—神经科学》在线报告了数个可导致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神经发育疾病风险增加的基因突变。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单个基因中存在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罕见破坏性突变,但同一个基因内的多个相似突变是如何导致一系列相关但有所不同的疾病产生的,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弄清。

精神分裂症和相关疾病的产生是由一些相关的常见基因变化和罕见基因变化共同导致的,其中,常见基因变化对个体疾病的风险影响小,而罕见基因变化则对疾病风险影响较大,且这类基因变化有时只存在个别家庭或家人身上。最近针对上万名受试者的大规模研究发现了一百多个基因区域存在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常见基因变化。但直到现在,还没有研究能够明确地从单个基因中找到影响该病风险的罕见基因变化。

JeffreyBarrett等人对来自英国和芬兰的8534名受试者进行了与蛋白编码有关的基因区域的测序,其中有部分人患有精神分裂症。然后他们将测序结果与瑞典一项针对5074人的相同测序试验的结果以及一系列家族病史研究中共超过107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测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发现了SETD1A基因,该基因可调节多个对基因表达起着控制作用的染色体的变化,而且SETD1A是在整个统计数据中的全基因组里唯一一个破坏性突变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的数量要多于没有精神分裂症的人的基因。SETD1A基因中的相似突变在其他45376名没有精神分裂症的受试者体内比较少见,而在另外4281名患有严重的发育疾病包括智力残疾在内的受试者体内则更常见。

【研究发现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单个关键基因】相关文章:

研究发现疼痛敏感基因

英研究称:婴儿出生重量与日后大脑活动模式有关

我国科学家发现最早会飞的哺乳动物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视神经脊髓炎病因

《细胞》:研究发现抑制黑色素瘤生长蛋白

种群数量变化学习中的几个误区分析

中国科学专家发现:心房颤动和猝死致病的新基因

高中生物复习时要注意的十个误区

美国发现一种基因可以助长新牙

研究发现新生小鸡竟会计数

最新生物学习园地
热门生物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