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知识大全 >中学生物百科(13)

中学生物百科(13)
来源: 查字典生物网| 2016-04-22 发表| 教学分类:生物知识大全

学习园地

原肠胚

(gastrula)囊胚继续发育分化,一部分细胞,通过不同方式迁移到囊胚内部形成原肠。原肠形成很复杂,为细胞移动和分化的过程,留在囊胚表面的细胞层称外胚层(ec-toderm),移到里面的一层为内胚层(endoderm),这就形成了双胚层的原肠胚。内胚层包围的腔称原肠腔。

图2 原肠形成

中胚层形成

绝大多数动物的胚胎形成内外胚层后,进一步发育,在内外胚层间再形成中胚层(mesoderm)。原肠胚期,细胞仍继续分裂,且略有生长,代谢作用旺盛,自此胚胎分化出外、中、内三个胚层,成为结构复杂的胚胎。中胚层继续发展,在其内逐渐形成一腔,此腔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体腔。

三胚层分化

原肠胚的三个胚层将来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外胚层形成上皮及其衍生物(毛、羽、鳞、爪、皮脂腺等),神经系统,感觉器官,消化管两端(前肠及后肠)的内腔上皮。中胚层形成肌肉、骨骼、循环、排泄、生殖等器官系统及结缔组织、体腔膜、系膜等。内胚层形成消化管及呼吸道的上皮、肝、胰等腺体,泌尿系统膀胱的大部分,尿道和附属腺体的上皮等。

多胚现象

(polyembryony)在一个胚珠中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胚的现象。产生多胚现象的原因有:合子、原胚(发育早期尚未分化的胚)或胚柄裂生形成多个胚(鹿百合属,猕猴桃等);一个胚珠中有多个胚囊,每个胚囊发育成一个胚(柑桔类、木麻黄、旱地早熟禾等);受精卵正常发育成胚的同时,助细胞(慈菇属等)、反足细胞(韭、无毛榆)、以及胚囊外面的珠心组织(柑桔类、杧果)等也发育成胚。由胚囊外面的珠心或珠被发育形成的胚,称为不定胚。利用柑桔属植物的不定胚繁殖,被认为既能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同时也可以避免重复地无性繁殖而发生的衰退。从合子或原胚诱导产生多胚,对大量繁殖带合子特性的幼苗有重要意义。

动物极

(animalpole)动物卵细胞的富含原生质的一端。动物的卵多呈球形,由于卵内所含细胞质、细胞器、核糖体、卵黄、色素粒及糖原颗粒等物质的不均匀分布而表现出极性,分为动物极和植物极。营养物质(卵黄)较少、卵裂速度较快的一极称为动物极。细胞核偏位于动物极。与动物极相对的一端含较多的卵黄颗粒或卵黄小板、卵裂速度较慢的一极称植物极。由于卵黄较其它细胞的比重大,植物极总是向下。从动物极到植物极的中轴线称为卵轴,卵内各种物质往往沿卵轴形成梯度分布。

多倍体

(polyploid)细胞核中含有3 个以上基本染色体组的个体。又分:(1) 同源多倍体,例如同源四倍体由二倍体自然加倍或用秋水仙素人工加倍形成,每种染色体都有4 条,由于这4 条染色体都相同,所以常常不单是两两配对。在减数分裂前期它们既可能形成二价体,也可能形成三价体或四价体。结果产生的配子。往往含有不同数目的染色体,由此导致形成染色体数目不同的合子,因而育性不高。但栽培的大丽花(dahliavariabilis)能形成正常的2x 配子,是一种能保持正常配对的同源四倍体。(2)异源多倍体,由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种杂交,杂种自然加倍或人工加倍后形成。例如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就是由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杂种经人工加倍后形成的。普通小麦有21 对染色体,起源于三个物种,染色体组为aabbdd,是异源六倍体; 黑麦有7 对染色体。染色体组为rr。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 染色体28 个,染色体组为abdr,高度不育。经过人工加倍,染色体组变为aabbddrr,就成了异源八倍体小黑麦(triticale)。多倍体多见于植物,动物甚少;但近年报道,象甲科(curculionidae)、蓑蛾(solenobia)等昆虫以及一些无尾两栖类动物等也都发现了多倍体。

二倍体

(diploid)细胞核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通常用2n 来表示。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总是成双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总是成单的。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减少一半的配子;受精之后,染色体数又恢复到二倍体的染色体数。一半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几乎全部的高等动物,都是二倍体生物。


【中学生物百科(13)】相关文章:

对中学生物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如何上好高中生物的第一堂课

高中生物碱基计算思路解析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动物细胞工程重要的结论性语句

2009届高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学好生物有妙招“积累法”

高中生物简答题的解题过程

最新生物学习园地
热门生物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