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知识大全 >中学生物百科(12)

中学生物百科(12)
来源: 查字典生物网| 2016-04-22 发表| 教学分类:生物知识大全

学习园地

等位基因

(allelomorph,allele)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座位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例如,豌豆的高茎基因(d)和矮茎基因(d)、果蝇的长翅基因(v) 和残翅基因(v)等等,都是等位基因。二倍体生物每个细胞核中每种基因都有两份,如果这两份中有一份发生了突变,便形成等位基因。

低等植物

(lowerplants)高等植物的相对词,指个体发育过程中无胚胎期的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和地衣。大多构造简单,无茎、叶分化,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结构,故又有无胚植物和原植体植物之称。是植物界中出现较早,但又比较低级的类型。

顶端优势

(apicaldominance)植物体顶端在生长上占有优势的现象。有3 种情况:顶端可以完全或几乎完全抑制侧芽生长;一个枝条的生长可以比其它枝条占优势;顶端可以影响分枝及叶的方位。优势的程度与遗传性、环境因素、生理过程及植物年龄等有关。早期研究是以一年生草本植物——蚕豆为材料,去掉顶芽,其侧芽就可很快的生长,它是植物器官相关性的一种表现。向日葵、菸草,玉米的顶端优势很强,番茄很弱。关于其机理目前有几种解释,较早提出的是生长素学说,认为各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芽的敏感程度比茎大,所以茎尖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到侧芽,抑制了较敏感的侧芽的生长。去顶后,消除了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侧芽即可生长成侧枝。该学说的实验根据是去顶后,在顶端涂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羊毛脂,则生长素可代替顶芽抑制侧芽的生长。但有人测定了羽扇豆、豌豆和丁香受抑制的侧芽中3-吲哚乙酸(生长素)的含量,其浓度并未达到最适浓度以上而是以下。所以顶芽生长素对侧芽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并不是直接的影响。此外,还有用营养学说、营养调运学说等来解释的。不过至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完善的解释。农业生产上常利用消除或维持顶端优势的措施控制作物、花卉及果树的生长,以达到增产或控制株形的目的。如对棉适时打顶,促进分枝多,可多结棉桃。

顶体反应

(acrosomalreaction)精子获能后,与卵膜或卵表面相接触,顶体开始产生的一系列改变。顶体是覆盖于精子头部细胞核前方、介于核与质膜间的囊状细胞器。顶体内的结合素(卵结合蛋白,bindin)可识别特异的糖基序列,以保证精子与卵的种特异性结合。顶体中含有顶体酶系统,它是一个复合酶系。包括:透明质酸酶,主要作用是溶解卵丘细胞间透明质酸,使卵丘细胞分散,精子得以通过这些细胞间隙;放射冠分散酶,能使放射冠的细胞松解;顶体素(精子头粒蛋白,acrosin)以酶原形式存在于顶体内,称前顶体素,只有经过顶体反应才激活形成顶体素,它具有溶解卵透明带作用;芳基硫酸脂酶有溶解卵黄膜的作用。此外还含有脂酶、唾液酸苷酶等。顶体反应是受精的先决条件。包括顶体外膜与精子质膜在许多位点的融合,并形成许多小囊泡状结构,最后顶体外膜破裂,顶体内各种酶的释放和顶体内膜的暴露。自附睾排出的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后,经过获能和完成顶体反应才能和卵结合。一般认为,卵丘细胞和透明带是诱发产生顶体反应的主要因素。体外培养条件下,ca2+、k+及高蛋白培养液能诱发及促进顶体反应。

动物的胚胎发育

动物的生活史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胎发育及幼体到成体形成。胚胎发育一般分为胚前发育、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三个阶段。胚前发育主要是指生殖细胞(配子)发生和形成的过程。胚胎发育是指自卵受精开始经卵裂、囊胚期、原肠期、胚层分化、组织器官发生、直至幼体形成。胚后发育为幼体形成后的生长发育过程。有的动物幼体出生后,除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外,其形态与成体大致相同,可逐渐直接发育成为成体,这称为直接发育,即无幼虫期。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有着明显的差异,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与成体不同,需经过一段体制上发生很大变化的时期,才可发育成为成体,此称间接发育,即有幼虫期。其幼体到成体的变化过程称为变态 (metamorphosis)。

受精 成熟的精子(雄配子或小配子)和成熟的卵(雌配子或大配子) 相结合(两个原核融合为一),形成受精卵(合子)的过程。此为新个体发育的开端。受精使配子的单倍体恢复成合子的双倍体,这与动物的遗传和进化密切相关。动物的受精方式基本上分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二种。体外受精是指精子和卵在外界结合;而体内受精是在雌体内进行。

卵裂 受精卵发育的第一步,其通过有丝分裂,依一定的规律,不断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卵裂所产生的细胞称分裂球(blastomere)。卵裂期只是细胞数目增加,其体积并不显著增大,即卵裂次数愈多,分裂球的体积也愈小。成熟的卵呈球形,细胞核位于细胞质较多营养物质较少的一极,称动物极;相对的一极是营养物质集中的区域,称植物极。通过动、植物极之间的轴为卵轴。正常规则的卵裂,第一次是通过卵轴的纵裂,形成2 个细胞; 第二次仍为纵裂,与第一次的分裂面成直角,结果形成4 个细胞;第三次为横裂,即与卵轴相垂直分裂,形成8 个细胞,4 个在上,4 个在下。由于卵的类型不同,决定卵裂的方式也不同。卵按其所含营养物质即卵黄多少,分为少黄卵、中黄卵和多黄卵;依卵黄分布的状态分为均黄卵,端黄卵和中央黄卵。卵黄少而均匀的卵,其分裂面将卵完全分裂开,产生的分裂球大小近乎相等,此称完全均等卵裂。卵黄中等,分布集于卵的一端,卵裂属于完全不均等卵裂,即自8 个细胞时,动物极的4 个细胞较小,植物极的4 个细胞较大。卵黄多,分布集于一端或集于卵的中央,阻止了分裂面将卵完全分开,因之称为不完全卵裂,即卵裂集中在动物极或卵的表面,前者称盘状卵裂,后者称表面卵裂。

囊胚(blastula)卵裂早期,在分裂球之间发生一不规则的空腔,随着卵裂次数的增加,分裂球的数目增加,到形成一团细胞时,其内逐渐形成一圆形的空腔,而分裂球排列在四周成一层,此时称囊胚,其内的腔称囊胚腔或卵裂腔,囊胚壁的细胞称囊胚层。有些动物的囊胚无腔,称实心囊胚。


【中学生物百科(12)】相关文章:

高二生物常见易错题集锦——单项选择题(三)

2010年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学习的九种方法!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中国生物学家胡经甫

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稳态和免疫重要的结论性语句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

如何创造生物课堂教学艺术化

最新生物学习园地
热门生物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