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学习园地 >生物知识大全 >中学生物百科(26)

中学生物百科(26)
来源: 查字典生物网| 2016-04-22 发表| 教学分类:生物知识大全

学习园地

抗癌基因

(anti-oncogene)亦称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或隐性致癌基因(recessive onco-gene)。该类基因之存在可抑制细胞恶变,其丢失或失活(二倍体细胞中二个等位基因都失活)情况下促进细胞癌变。首次被鉴定出的是抗癌基因 rb(retinoblas-toma),它是从人的视网膜细胞瘤中鉴定出的人类肿瘤抑制基因,位于人染色体13q14 上,其产物为plo5rb,定位在细胞核内。rb 二个等位基因的丢失或失活与人视网膜细胞瘤发生有关。rb 表达不仅在视网膜细胞瘤中,也存在于其它组织中。目前已知的尚有野生型p53 基因(定位在人染色体带17p13)、 wilms’肾癌中的wt1 等。通常认为抗癌基因参与细胞增殖的负调节,也将这类基因称为生长抑制基因。

抗利尿激素

(antidiuretic hormone)是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前者为主)的神经元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它在胞体中合成,经下丘脑垂体束被运输到神经垂体而后释放出来。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此外也能增强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并减少肾髓质的血流量,有利于维持内髓的高渗梯度,这些作用均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抗利尿)。下丘脑通过改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控制肾的排水,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正常及血量相对恒定。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释放受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循环血量的调节。下丘脑视上核或其周围区域有渗透压感受器,它能感受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变化,冲动沿下丘脑-垂体束传至神经垂体以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反之,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腔静脉和左心房内膜下的容量感受器能感受循环血量的变化,冲动沿迷走神经传入中枢,反射性地抑制或促进下丘脑-垂体后叶系统释放抗利尿激素,循环血量尤其是胸部的循环血量减少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反之,循环血量增加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减少。

抗生素

(antibiotics)一种由微生物所产生的特殊的次生代谢有机物。既不参与细胞结构,也不是细胞的贮存养料;对产生菌本身无害,但对其他微生物则有专一的作用;在有效浓度很低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敏感菌种的生长和代谢活性或使其致死。现已报道的几千种抗生素,按结构可分为6 个类型:(1) 糖的衍生物,主要由氨基己糖的衍生物组成,如链霉素;(2)多肽类抗生素,主要或全部由氨基酸组成,有多肽或蛋白质的某些特性,如多粘菌素、青霉素;(3)多烯类抗生素,分子结构中有多个双键,如制霉菌素、两性霉素; (4)大环内酯抗生素,是由一个或多个单糖组成并与碳链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芳香内酯不化合物,如红霉素;(5)四环类抗生素,都具有四个缩合苯环,如四环素(6)嘌呤类抗生素,都含有嘌呤环,如嘌呤霉素。抗生素不同于一般消毒齐或杀虫剂,它主要干扰细胞的生理代谢(包括酶活性),使细胞不能以正常途径维持其生命活动而停上去生长甚至死亡。因经,抗生素的作用也就消失。抗生至少的作用对象有一定范围:这种作用范围就称为该抗生素的抗菌素、四环素等。主要作用革兰氏阳性菌或阴性菌的称窄谱抗生素,前者如青霉素,后者如多粘菌至少。已知抗生素的作用部位大致有几种:(1) 抑制细胞壁的形成,如青霉素,主要是抑制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合成。多氧霉素(一种效果很好的杀真菌剂)主要作用是抑制真攻细胞壁中几丁质的合成。 (2)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如多粘菌至少与细胞结合,作用于脂多糖、脂蛋白,因此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制霉菌素与真菌细胞膜中的类固醇结合,破坏细胞膜的结构。(3)干扰蛋白质的合成,通过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抗生素较多,如卡那霉素、链霉素等。(4)阻碍核酸的合成,主要通过抑制dna 或rna 的合成,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例如利福霉素、博莱霉素等。

立克次氏体

(rickettsia)专性细胞内寄生、行二分裂繁殖的原核微生物类群。英国医生立克次氏(h.t.ricketts)研究斑疹伤寒时发现,并于1919 年命名。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除q 热立克次氏体外,均不能通过细菌滤器。细胞球状、杆状或多形态。球状体直径0.2~0.5 微米,杆状体大小0.3~0.6 ×0.8~20 微米,有些种在细胞分裂前可长达4 微米。形态特征对种的鉴定有重要意义。革兰氏染色阴性。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存在于宿主的胞质或细胞核中。细胞结构与细菌相似,细胞壁中含有胞壁酸,二氨基庚二酸等与细菌细胞壁相同的成分;对溶菌酶敏感,含dna 和rna 两种核酸,其比例为 1∶35,具有发展自身代谢的能力,但由于细胞外膜的渗透特性,它们不能控制代谢物的吸收和排出,因此只能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在自然界借宿主节肢动物(如虱、蚤、扁蜱、螨类等)媒介中进行传播,在媒介体内以有害的寄生或共生物存在。通过叮咬、抓伤或吸入,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动物或人体。有的是严重的致病类群,如引起斑疹伤寒的普氏立克次氏体 (r.prowazekii)。立克次氏体对热、干燥、光照、脱水及普通化学药剂的抗性均较差,在室温中仅能存活数小时至数日。但耐低温,在卵黄囊及其悬液中,在-70℃可存活数年。对几种抗生素(如金霉素、土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和对氨基苯甲酸敏感,但磺胺类药物不影响其生长。


【中学生物百科(26)】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学好生物前需明白的三个观点

生物怎样学?

高中生物知识点大汇总

高中生物学习的九种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课堂上提高高中生物成绩

2009年高三生物热点知识试题及解析

2011届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最新生物学习园地
热门生物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