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生物教学 >教学论文 >注重心理渗透 优化科学课堂

注重心理渗透 优化科学课堂
来源: 查字典生物网| 2016-06-02 发表|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

注重心理渗透 优化科学课堂点击浏览该文件

注重心理渗透 优化科学课堂

蔡俊添

深圳市 南山区 华侨城小学 518053

【摘要】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在科学教学中的渗透,阐述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展体验式学习、正确的心理指引、多元的评价体系四个问题,指出研究性学习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优化科学课堂。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学习、多元评价体系

【前言】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而心理健康又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心理教育与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劳育等构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辨证统一的完整体系,心理教育不仅辐射渗透各教育的效果,而且其它各育的基础。

【正文】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作为一名科学老师,把心理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针对这点,在我的科学课堂是如何进行心理渗透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与体会:

一、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

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本质是人与人的和谐,其内涵是民主、平等。

心理教育渗透程度多少常常是师生关系和谐与否的最直接体现。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和谐的课堂;有了和谐的课堂,才能顺利地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家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对学校来说,因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心理气氛,不论好坏,都是一种最有影响力的心理环境,它有形无形地影响着教育、教学成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健康、融洽、充满友谊和温暖的集体环境,能使其成员强烈体验到在集体中的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和责任感,容易顺从集体的态度和价值观,增强模仿和认同他人的趋向。因此创建和谐师生关系,为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已成为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协调、指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下是我四年级上学期做的调查,其中一题是这样的:

你最希望你的科学老师是怎么样的( )?

A、严谨认真、知识渊博 B、平易近人、知识面广

C、实践探究、自主创新 D、无所谓,只要能教书就行

根据抽查的结果,发给学生调查卷362份,收回358份。在358份中,有175位同学选取B的答案,接近50%。虽然这份调查表不能作为科学的评价学生与老师之间和谐关系的定性材料,但起码在学生心里,是希望自己的科学老师是能关心、关注自己,能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例如我在上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养蚕》这一单元时,我是这么设想的。养蚕活动我个人认为,在下册教材中,虽然说是课程安排最好的一个单元(因为它涉及到科学评价的三个领域,后附表)。但毕竟养蚕是一个长期的观察过程,由于学生家庭环境的限制和好奇心的不断下降,养蚕活动肯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时候作为他们的科学老师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学生把此项活动开展下去。我当时就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养蚕凡是可以养到熟蚕(五龄蚕)的同学,每人加2分。能吐丝结茧的同学加3分,能养到成蛾(成虫)的同学加4分,凡是能养到交尾产卵的,一律加5分。还有,凡是能写观察日记或观察小论文、图片、相片资料的同学,都会写到评价表杰出记录相应栏目中。话音刚落,学生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叽里呱啦就讨论开了。有位同学问:“老师要写多少篇日记呢?”我说:“本来,老师要你写5篇日记,但后来老师考虑到你们的作业多,就3篇吧。”学生顿时在脸上洋溢着笑容,其实我就想学生写3篇观察日记,只是灵活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而已。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好”,师生关系变的融洽;学生也愿意做、主动做,而且做的还很愉悦,可谓一举两得。

二、尊重与鼓舞并存,深入开展学生体验式学习。

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

我在教学《生物与环境》一课时,讲完“优胜劣汰”后,顺便就把恐龙的灭绝的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观点,说说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他们中有的说是陨石撞地球、火山大爆发、有的说是食物中毒、还有的说是恐龙的自相残杀、有的说是有些恐龙是偷蛋贼,偷偷的偷走了其他恐龙的蛋、有的说恐龙到后期是单性(只有雄性或者只有雌性)致使无法繁殖下一代、还有的说是蕨类植物的大量减少造成的等等。真是众说纷纭,各持各的理,一时间课堂气氛变的活跃而紧张,究竟那种现代科学说法更能解释恐龙灭绝之谜?这时候,一个男同学站了起来说道:“据现代科学报道,人类用先进科学技术对恐龙蛋的化石进行系列的研究考证,发现在恐龙蛋里面存在一种微量元素“铱”。而这种铱元素,只存在外太空和地球地壳底部。这个答案跟我查资料的结果竟然相同。如果我个人在教学此课时,只是满堂灌的话,可能会忽略该学生,更发现不了其的优点。而这个学生恰恰是该班中比较调皮捣蛋的学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宽容,耐心地矫正,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特别是对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更应如此,有一点点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应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逐步地就会发现,在课堂上越来越多地看到他们举起的小手。在实验、课外实践的过程中,出现迷路或出现矛盾是常见的现象,有时还有一些学生会钻牛角尖,出现这些情况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点拨和指导,让他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如教学《蚂蚁》一课时,我提出的问题有:1、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2、蚂蚁的有多少条腿,分别长在什么部位?然后让他们分组进行观察。一些学生很容易把蚂蚁的触角当成蚂蚁的脚,所以出现了蚂蚁有八只脚的矛盾,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再去观察比较:前面两只“脚”和后面六只脚长的位置有什么区别,脚长在什么地方?从而得出前面两只是触角的结论。然后我再引出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结果学生又提出了许多我没有想到的而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蚂蚁相互之间是如何打招呼的?为什么蚂蚁碰到食物一般都要拖回去吃?蚂蚁有没有长牙齿?蚂蚁的脚断掉之后能不能重新长出来?蚂蚁的家一般在哪里?它是怎样去认回家的路的?我作为其中一组的成员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探究。第二次课我就带着孩子一起到野外观察体验。这不仅增多了师生间知识和情感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感悟生命的体验式过程。

三、认识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正确的心理辅导、指引。

有的学生由于种种社会、家庭的原因,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现象:自卑情绪、厌倦学习、个人主义、不愿意和其他人合作(实验课比较明显)等不良习惯,所以我觉得在教学中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认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是很有必要的。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注意运用心理渗透策略,培养学习的自信心、自尊心、协作精神、创造力等方面的素质。

我在学校开展了几次学生心理调查工作。根据调查数据表明,学生心理问题有多数来自学习方面(具体来自于教师与父母的压力,见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虽然这些数据(调查过程中,不排除学生填写的不科学性和主观性)。但作为老师必须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同时调查还显示,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都特别希望得到教师的反馈,尤其是对他答案的肯定。如果答错了受到冷落,或者问题答对了教师不予及时肯定,都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都会直接影响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要给予足够的宽容,耐心地矫正,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特别是对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更应如此,有一点点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应给予鼓励。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学生答对问题时,就及时评价说“回答得很好”、“掌声鼓励”或者把他正确的答案再重复一遍;对有创造性的回答,就说“非常聪明”、“创造性回答”,甚者加分等。对一时答不上来的或答错的同学,就鼓励说“再思考一下”、“不怕、说错了没事”等。由于学生的回答得到及时表扬、肯定,他们就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挫折时,要注意教育和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勇于面对,引导他们在战胜困难和挫折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在学生学习中出现浮躁马虎了事的情绪时,在出现心情沮丧时,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使他们调整好心态。

附表:

在你的学习过程有压力( )?

A、没有 B、有

------如果有,请继续往下填

你觉得,你的学习压力来自哪里( )?

A、学校教师 B、家庭父母 C、自身原因 D、其它方面、说不清楚

在收回的358份调查问卷中,有86位学生感觉学习没压力,272位学生感觉到有压力,其中压力来源教师的有74人,约占了27.2%。

压力来源

学校教师

家庭父母

自身原因

其它方面说不清

学生数(人)

74

102

62

34

另外,走出了课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也应密切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力争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四、适时引导、及时评价,建立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

“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评价的终极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也体现素质教育的核心。反之,学生的发展必然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新课程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更加全面化(涵盖科学素养各方面内容);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学生成长记录袋、作业法、活动产品分析、评议法);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学生、教师、家长);评价时机的全程化(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

在实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遭遇失败,也可能会表现出烦躁和不安,失去了对实验的信心。这时教师要适时引导,教会学生正确看待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 并鼓励他们持之以恒直到最终取得实验成功。以此来训练学生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经常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用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式去面对挫折,使他们今后人生道路面对众多挫折时,能够用平静的心态对待;哪怕产生了挫折感,也可以通过调整心态,使自己找到更合理的对待方法。

除此以外,严格的教学管理,也渗透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管理中有意识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小心验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实验记录开始,要求观察要仔细,曲线图要打点准确、连线平滑,实验设计要清晰、系统,遇到问题及时记录并争取解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稳定心理素质。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是大势所趋。这关系到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即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教学为载体、为媒介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健康心理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心理环境的创设、课堂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强化心理教育的意识,自觉地、有意识地渗透心理教育。当然这需要教师有着滴水穿石的韧劲儿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

我希望,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科学教学,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得到了稳步提高。也殷切期望,到时学生会为你精彩课堂伸出“V”形小手指大声叫“YEAH……”。

这一切,我仍在努力……。

2、骆伯巍,教学心理学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明出版社,北京海淀区。

4、喻伯军 《小学科学教学创新》 科学出版社。


【注重心理渗透 优化科学课堂】相关文章:

谈谈学好高中生物课的方法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学设计

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放和收

多种学科渗透,使学生感受所学知识被应用的乐趣

遗传与进化 概念辨析

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

物质运输的途径 的教学设计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小论文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

最新生物教学
热门生物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