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生物网 >生物教学 >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来源: 查字典生物网| 2015-09-15 发表|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生物教学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2)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4)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细菌病毒——噬菌体的有关知识。

2.能力方面

(l)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学习噬菌体等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

1、能提出与病毒有关的问题。

2、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3、 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信息源。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教学难点: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教具学具的准备:

抗击“非典”的场景图、文字及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谈话:1、大家还记得2003年的那场给我们国家带来灾难的非典吗?你对非典了解多少呢?

2、2009年在全球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你了解哪些知识呢?

学生自由回答,引入课题。

问题:病毒能引起哪些疾病?

二、探究活动

1、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从你的课前调查中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症状 主要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资料,并将大家感兴趣的资料挑选出来,以便在全班交流。

(2)教师适当补充,并播放视频资料。

(3)了解有关病毒性疾病的知识。

① 教师根据学生提到的有关疾病展示搜集到的图片、视频,如腮腺炎、禽流感、手足口病、水稻矮小病等,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这些基本的外显症状和传播途径。

② 引导学生概况出预防各种病毒性疾病的措施。

小组交流、汇报。

总结: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饮食、体液或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二:

2、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1)提出问题:结合图片认识病毒。

(2)学生猜想,并汇报交流。

总结: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其结构非常简单,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3)认识病毒的两面性

①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病毒给人类带来了一些疾病。

②有益方面:例如我们打的疫苗,有人就是用人工处理的病毒做的,可以防治疾病。还有病毒可以作为特效杀虫剂等。

(4)病毒种类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卡”,并总结是哪三类。

①动物病毒(例:乙肝)

②植物病毒(例:番茄花叶病毒)

③细菌病毒(例:大肠杆菌噬菌体病毒)

三、拓展活动

1、查阅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制作一份有关病毒的手抄本或剪贴报,宣传有关病毒的知识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病 毒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1.比细菌小得多,电镜下才能看到。

2.有近似球形的多面体、杆形、蝌蚪形等。

3.组成:

衣壳——由蛋白质组成

核心——由核酸组成(DNA 、RNA)没有细胞结构

4.传播途径:接触、空气、水、伤口、血液、蚊虫叮咬等。

5.营养方式:寄生在寄主细胞里。

6.影响:病毒的增殖对寄主造成危害。

二、病毒的类型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1.类型

(1)微生物病毒

(2)植物病毒

(3)无脊椎动物病毒

(4)脊椎动物病毒

2.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如利用病毒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2)有害:如艾滋病病毒引发艾滋病。

【八年级生物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案设计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病毒 教学设计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学设计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生物教学设计:第二节 蘑菇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生物教学设计:问题讨论:

最新生物教学
热门生物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生物教学
学科中心